从豆扣袖中看出传统识人的标准

  

作为每天都在与人打交道的营销人员来说,迫切需要一个既简单、实用又深刻的识人工具,这个工具就是原创的“豆扣袖”学说。


从豆扣袖中看出传统识人的标准


对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,各有优缺点。评价对人分类方法的优劣可以从三方面考评。一、是否简单?现代社会注重效率,简单可以使人很快学会。大道至简,最高的学问一定是最简单的。二、是否实用?学习是为了应用,一个理论或一种方法不能只停留在书本和理论研究上,应该产生现实价值。三、是否深刻?对世界上最复杂的人进行分类,不能仅在现象层面上分析,更应看到现象背后的人性规律。

“豆扣袖”正是既简单、实用又深刻的一种识人学问。“豆扣袖”既是理论,又是方法,让人一听就懂、一学就会、一用就灵。

那么,什么是“豆扣袖”?与传统的识人方法又有什么不同呢?

事实上,我们常常把人的性格分为中向、内向、外向三类,优点是清晰明了的,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——非常笼统,不具备可操作性。“豆扣袖”正是把传统的中向、内向、外向用了最简单的3个字去重新定义——豆、扣、袖。“豆扣袖”3个字是带有一定内涵的对人性的高度精练和总括,用最形象化的语言揭示出人的“内”与“外”的最本质特征。选取这3个字不带有任何褒贬含义,只是对人性内容起的形象化“绰号”,形象、简单、深刻,使人一目了然。


“豆扣袖”这3个字小学生都认识,但背后的文化背景却不简单。“豆扣袖”是真正根植于中国人内心的学问,不同于西方心理学之处在于:用中国文化特有的“比类取像”的思维模式去研究与分析人性。什么是“比类取象”?指运用带有感性、形象、直观的概念、符号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,通过类比、象征方式把握对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法,又称为“意象”思维方法。具体地说,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以“象”为工具、以认识、领悟、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方法。取“象”是为了归类或比类,即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处,推导出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或类同之处。取象的范围不局限于具体事物的物象、事象,在功能关系、动态属性相同的前提下可以无限地类推、类比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示从容论》曰:“夫圣人治病,当循法守度,援物比类,化之冥冥。”“援物比类”就是比类取象的意思,也是中医的独特思维;再比如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”的五行定义,就是典型的“比类取象”;同样,中国传统哲学的元典《易经》中的卦象,也是“比类取象”。


这种模式具体、生动、形象,使人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交织升华成为悟性思维,可以直接启发人的灵感智慧。读心,就是要感受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呈现出何种状态,仅从“豆扣袖”3个字本身就可以帮助我们走进一个人的心灵深处,去理解什么是“心”。比如,豆是“无心”人(豆子实在,哪有“心”呢?);扣是“多心”人(扣子里面全是“心眼儿”);袖是“信心”人(袖子大开大合)。在现实当中,豆型人随便说了一句话,扣型人很可能就会多想,这便是“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”,而袖型人很可能根本就不在乎。人性与生俱来是不同的,因此,在和对方打交道时,读懂对方的真心是十分必要的。



豆:豆子。外圆滑而内实在。外圆:外表随和、坦诚、圆滑;内实:内心实在、厚道、现实。可以理解为通常所指的中向性格。

综述:内心真诚、处世公平、实实在在、与人无争、富含柔情,不操闲心。

扣:扣子。外稳重而内盘算。纽扣上有眼儿,即是心眼儿。表示其稳重之中有精明,还能够忍声吞气。可以理解为通常所指的内向性格。

综述:内心善良、做事恰当、清清明明、仁慈至上、圣洁悠长,不惹是非。

袖:袖子。外夸张而内大气。外面薄薄一层,里面是空的。乐于面向外部,不拘小节,喜欢大目标,喜欢做领袖。可以理解为通常所指的外向性格。

综述:内心仗义、讲究效率、风风火火、勇拿第一、奔放大气,不停工作。

中国文化的哲学元典是《易经》,“易”有3个含义:变易、不易、简易。作为人的心灵世界,也有这3个部分。不易是人的基因版型,变易是人的后天性格,而要真正研究人,就要有变易、不易,还有简易。什么是简易?大道至简。把最复杂的事物高度总结归纳起来形成规律,就是简易。所谓学问就是用最简单明确的词汇诠释最深奥的原理。而装神弄鬼者正好相反,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。


相关资讯